臺灣茶以「北包種、南烏龍」著稱,而新北市坪林區更是以包種茶聞名。然而,面對氣候急遽變化和降雨分布不均的挑戰,茶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公部門如何與茶農協力,茶農又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讓我們一起探索坪林茶的地方智慧。
管路灌溉設施,協力茶農留住水資源
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衝擊下,如何提升灌溉用水效率、提供農民所需灌溉用水是重要課題。坪林是瑠公管理處推動旱灌作業的起點,從民國78 年起積極推廣「旱作灌溉設施補助」,並於84 年與坪林農會合作,設立「茶園灌溉示範區」,規劃供水路線,鑿井整埤,引水至各茶區。
20 多年前,水利小組長傅貴安參與見證示範區的規設及建置,「由於示範區完整的管路供灌,多年來幾次乾旱,我家茶園都沒事。」深切感受旱灌設施的重要性,傅貴安在擔任班長和小組長期間,積極向農民推廣並協助申請設施補助。
傅信逹在5 年前開始跟著叔叔傅貴安學製茶,管理的茶園約有2 至3 甲。傅信達表示,110 年遭逢百年大旱,自家茶園因採行噴灌系統,得以幸免於難。在栽培技術方面,坪林茶農展現地方智慧,傅信達分享,以花生殼覆蓋根部,有助保持土壤水分、減少蒸發。
▲ 水利小組長傅貴安(左)與侄子傅信達(右)進行炒菁及揉捻作業
近年來,瑠公處積極推動管路灌溉設施補助,並建立完善水資源調配機制。有了穩定的灌溉水源,茶產量相對穩定,品質有所提升,帶動採收價格,增加農民收益。期望透過更有效率的灌溉用水,打造一個有利青農返鄉的場域。
深根滴灌,新生代茶農的綠色革命
白俊育、白順楊兄弟是坪林茶農第五代,103 年以父親的名字創立「白青長茶作坊」。白俊育於100 年退伍後回家幫忙製茶,意外做出興趣,進而到「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農民學院」進修相關課程。「茶改場的課程用科學的方式讓我們了解原理,聽懂家中長輩的語言。」白俊育強調,青農回鄉的首要挑戰是溝通,因為種茶、製茶過程充滿專業經驗,光是一個「走水*」(或稱萎凋),就需要感官並用,要眼看、手摸、鼻聞、耳聽。白俊育提醒,青農回家往往面臨與家人溝通的問題,他認為以遊說和導引方式,慢慢讓對方接受新想法,而非否定長輩的經驗。(*註:「走水」是在製茶過程中,讓茶葉的水分散失,葉內產生化學變化,轉變為香氣。)
▲ 白青長(右)與長子白俊育(左)檢視茶葉走水狀態
「茶樹只要連續20 天沒灌溉就會一片枯黃。」白俊育意識到乾旱對茶園的影響, 於103、106 年在家中茶園導入滴灌設施,順利度過110 年百年大旱,並取得顯著的節水效果。目前白家有1.2 公頃裝置滴灌設施。經田間實測,開水滴灌30 分鐘之後,水滲入根部可達30 公分;在節水方面,傳統噴灌一甲地約40 至50 噸的水,而滴灌可節省至20 至30 噸水。白家目前是自費安裝,有農戶來白家了解滴灌裝置,但考量裝設費用(一甲約12 萬),坪林目前裝設滴灌的茶農仍佔少數。
回家種茶 坪林青農的有種精神
返鄉從農的路上,白俊育遇到一批同期返鄉的茶青,憑著相同理念和熱情,成立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定期舉辦品茶會、技術交流,開創年輕人共同決策的空間。
▲ 坪林青年茶葉發展協會辦理品茶會活動,推廣坪林文化(照片提供:坪林青年茶葉發展協會)
坪林區總人口數約6,000 多人,茶農家戶約有200 戶,生產主力集中在50 到60 歲。白俊育表示,協會目前有40 名會員,其中較活躍的茶農約15 到20 人,可能是日後的主力。隨著茶農的佔比逐漸減少,我們希望藉由茶農技藝傳承、開創公共產銷平台,帶動坪林茶產業復興。
日正當中,穿著印有「有種精神」T 恤的白俊育,在金色日光下翻浪著竹篾中萎凋的茶葉,空氣中瞬間洋溢著茶香。在坪林,有種精神是回家種茶,有種精神是青年來決策,有種精神是積極留住水資源,有種精神是持續傳承坪林包種茶。
坪林管路灌溉設施
▲ 噴灌:以噴頭將水噴出,由空間向地面灑佈,如下雨般,滋潤作物,為全面佈給型的旱灌方式。
▲ 滴灌:最省水的旱灌方式,在小口徑PE管間隔安裝滴嘴,以少量水壓經由滴嘴滋潤作物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