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金門地區農業用水環境,本會自民國102 年起編列預算補助金門地區旱作灌溉設施,且不定期舉辦成果考察活動,以瞭解計畫執行情形。本會於今年5 月14 至15 日辦理「108 年度推廣金門地區農業灌溉示範成果考察活動」,由林會長率本會同仁,偕同本會會務委員、會務顧問及協辦單位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前往考察。本次考察要項除旱作灌溉補助計畫之受補助農戶外,更著重於本會自107 年起推動之「金門地區農業灌溉水源規劃建置計畫」。
▲ 專案工程第一期蓄水農塘一隅
本會「金門地區農業灌溉水源規劃建置計畫」專案之工址位於金門縣官嶼劃段979 地號一帶,此行首先前往該處,由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承辦人為會務委員及本會同仁說明計畫執行進度。該計畫第一期農塘整治工程已竣工,透過挖深、合併及建造護岸之方式,將現場原有兩個淤積之小型農塘整合,使蓄水容量由2000 立方公尺大幅提升為7500 立方公。目前蓄水位已逾出流口,呈溢流狀態。
▲ 參訪成員聆聽專案工程解說(左)、參訪成員步行於生態池環湖步道(右)
現在進行之第二期綠能生態教育園區工程包括主體工程及景觀工程,主體工程主要工項包括生態池整治、湖面橋、拱橋等均已施作完成,次要工項如步道、集水井及仿木欄杆等附屬設施亦已設置完成。景觀工程主要包括園區綠美化、植栽、涼亭... 等,目前生態池已發現魚類聚集,展現初步生態成果。
▲ 專案工程第二期生態教育園區- 生態池一隅
走訪本會專案工程後,接著造訪由金門縣農會安排,受本會旱作灌溉補助,於當地頗具規模之農戶,本次參訪農戶為種植無花果之駱姓農民。 無花果屬地中海型果樹,適合夏乾冬雨之氣候,水分多半自冬天吸收取得,使果實味道濃郁似果乾。惟台灣由於夏季水分偏多,味道較淡,種植時需特別注意不可有過多水量,故應慎防雨季。因此,駱先生採溫室種植搭配穿孔管灌溉,以避免暴雨侵襲並有效控制水分含量。
▲ 駱先生之無花果溫室及灌溉形式(穿孔管)
金門地區降雨量過度集中夏秋兩季、蒸發量大,加上戰地文化,仍存有戰備水源,導致當地未有充足水源供農業使用。為使水資源充分利用,建設蓄水設施及旱作灌溉規劃一向為本會持續推動的重點項目。透過本次考察活動,除了解本會專案計畫執行情況外,並與農會交流探詢當地民眾之需求、體驗當地文化,可說是一舉數得。